4月以來,甲醇現貨價格已在底部徘徊近5個月,期貨價格依舊呈近低遠高格局。由于美國將于9月20日恢復對伊朗的制裁,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很大,甲醇進口或受到一定影響,從而一定程度支撐國內甲醇價格。
價格處于歷史底部
甲醇期貨價格在2018年10月中旬見頂,隨后經歷了一輪將近2年的下跌行情,于2020年4月初創下上市以來新低。今年上半年,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及原油“價格戰”的沖擊下,國內甲醇生產企業苦不堪言。我國煤制甲醇占到總量的70%以上,完全成本較高,上游廠家在長期虧損的情況下,紛紛被迫停車檢修,開工率在7月中旬降低至56.78%,近期由于下游需求回暖才上升至69.60%。
內地庫存方面,除內蒙古個別企業庫存壓力較大外,關中和山西整體庫存壓力不大。另外,由于降雨和極端天氣的影響,近日運費持續走高。因此,在全球經濟企穩回升的背景下,我們認為甲醇價格已處于歷史底部,大幅下行的概率較小。
進口貨源存不確定性
我國進口甲醇的主要來源地為波斯灣、東南亞以及美灣,伊朗貨源占到國內進口量的1/3。近幾年,國際上天然氣資源豐富的地區投產了許多甲醇生產裝置,這些低成本貨源對國內煤制甲醇造成了不小沖擊。但伊朗貨源往往不穩定。如,在今年1月中旬,伊朗曾因氣溫過低而開始大面積限氣,使得其國內大約700萬噸產能的甲醇裝置降負或停車。同時,在疫情沖擊之下,東南亞、南美地區的甲醇企業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負、檢修甚至無限期停車。近期國內港口庫存降至92.7萬噸,沿海貿易商挺價佐證了這一事實。因此,一旦伊朗裝置出現意外,甲醇價格極有可能反彈。
季節性因素提供支撐
觀察歷史數據可以發現,每年甲醇價格都會因需求變動呈現季節性特征。每年年初,甲醇價格會承接上年年末走勢,處于相對高位;隨著春節臨近,價格下行;3月伴隨著氣溫回暖和下游需求啟動,迎來消費小旺季;到6月農忙季節,受天氣及下游企業整體需求減弱的影響,甲醇價格跌至年內低點;7—10月海內外甲醇生產裝置檢修較多,且隨著下游產品進入消費旺季,甲醇價格持續攀升,多在11月前后創下年內高點。
今年,受疫情影響,加之原油價格大跌,4月甲醇指數創出上市以來新低,且長期在底部振蕩。由于交通受到限制,庫存高企。往年三季度港口同樣累庫,不過今年倉儲成本明顯高于往年,故四季度去庫存預期較強。另一方面,由于秋冬時節的采暖需求,上游天然氣、煤炭供應預期偏緊,同時二甲醚等下游產品也進入消費旺季,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甲醇價格。此外,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將全面啟動,也將利好甲醇價格。
總之,目前甲醇價格已處于歷史底部,且進口貨源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,加之季節性因素支撐,我們認為甲醇價格重心會穩步上移。不過,供需格局的根本改變仍需要時日。
上一條: 垃圾中轉站除臭劑的原理是什么?
下一條: 7月份我國工業利潤增速繼續加快